• <track id="j1s77"><span id="j1s77"></span></track>

  • <tbody id="j1s77"></tbody>
    <track id="j1s77"><div id="j1s77"></div></track>

      EN

      病例分享

      位點保存上頜竇外提升種植

      瀏覽量:1490   /   發布時間:2020/7/8 15:45:38

      基本信息

      姓名:李珊珊

      性別:

      年齡:57歲

      患者主訴:右側后牙牙齦反復腫脹一年余,要求治療。

      現病史:右側后牙牙齦反復腫脹、溢膿不適一年余,現要求治療并重新修復。

      既往史:既往體健

      臨床檢查

      張口度正常,口內見15-17固定橋修復,45-48固定橋修復,46頰側見竇道。

      全景片示:15-17固定橋修復,45-48固定橋修復,16根尖低密度影像;46近中根尖低密度影像。如圖1。

      圖片1.jpg

      圖1  2010年4月首次就診全景片

      診斷治療計劃

      診斷:1:16、46慢性根尖炎;2:17缺失。

      診療計劃:拆除15-17固定橋,拆除45-48固定橋。拔除16并行拔牙位點保存術,拔除46,完善44、47、48根管再治療。待拔牙創愈合后行16、17上頜竇外提升術,并同期植入種植體。46單顆牙種植修復。

      治療過程

      2010年4月,拆除15-17及45-48固定橋,拔除16并行拔牙位點保存術,同時拔除46。并對45、47、48行根管再治療。2010年10月,拔牙位點保存術后6個月全景片如圖2,術前石膏模型如圖3。

      圖2  2010年10月, 16拔牙位點保存術后6個月,16、17種植術前全景片。

      圖3

      治療過程

      2011年1月,行16、17上頜竇外提升術,16位置植入百康特SP4.1x10mm種植體,17位置植入百康特SP4.8x10mm種植體,46位置植入百康特SP4.1x12mm種植體。術中照片如圖4、5。

      圖片4.jpg

      圖4  16、17上頜竇外提升開窗術中照片

      圖片5.jpg

      圖5  16、17上頜竇外提升開窗術中照片

      術后即刻全景片如圖6。

      圖片6.jpg

      圖6

      2019年12月,患者出現46種植體周圍反復溢膿,CBCT見46牙槽骨吸收,出現種植體周圍炎,45牙槽骨吸收達根中,拔除45及46種植體,如圖12。

      圖片12.jpg

      圖12  9年后復診全景片

      定期復診

      2011年6月,行種植上部牙冠修復,修復前及修復后照片及全景片如圖7-11。

      圖7修復前口內頜面照

      圖8 修復前口內側面照

      圖9 修復后口內頜面照

      圖10 修復后口內側面照

      圖片11.jpg

      圖11 修復后全景片

      總結

      此病例即有單牙種植修復術,又應用了拔牙位點保存及上頜竇外提升術并同期種植。16、17種植體使用9年未見明顯問題。46種植體在使用9年后出現種植體周圍炎松動脫落,因45有牙周炎癥狀,牙周炎的致病因子與種植體周圍炎相似,46種植體的失敗可能與45的牙周炎有關。未控制的牙周疾病患者齦溝液中含有大量的細菌,細菌可以吸附在種植體表面,從而破壞種植體表面細微結構,影響種植體和骨質的結合,增加種植體失敗的風險[1]。

      zz.jpg
      上一篇: 前牙早期種植
      返回列表
      亚洲A∨一区二区三区,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综合,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,a国产欧美亚洲国产在线
    1. <track id="j1s77"><span id="j1s77"></span></track>

    2. <tbody id="j1s77"></tbody>
      <track id="j1s77"><div id="j1s77"></div></track>